立秋養(yǎng)生保健重在收與養(yǎng)
時間:2022-10-01 11:52 來源: 作者:小佳 人瀏覽
8月7日是二十四節(jié)氣中的立秋,立秋是進入秋季的初始。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(yī)院中醫(yī)內科主治醫(yī)師侯茜提醒大家,立秋之后,要順應四時養(yǎng)生的規(guī)律,無論是在精神情志、飲食起居還是運動鍛煉方面,都要以收養(yǎng)為原則。
立秋之后,首先要做到精神榮平,即從容、平和、平靜。從中醫(yī)角度來說,秋在五臟對應于肺,如果過度悲傷、擔憂,情緒焦慮、激動等,都容易損傷肺氣,從而出現(xiàn)胸悶、氣喘、氣短、氣逆等不適癥狀。因此,我們在秋天要盡量保持心平氣和、心情舒暢。平時可以用玫瑰花、綠梅花、白菊花、陳皮、炒麥芽等泡水喝來舒緩情緒。
在生活起居方面,應做到早睡早起。立秋以后,夜間氣溫逐漸降低,使得人們相對容易入睡。因此,侯茜主治醫(yī)師建議大家可適當提前睡覺,在晚上十點左右入睡,早晨六點左右起床,與天地同步,每天睡眠8小時左右,可以保持最佳的身體狀態(tài)。
秋季相對涼爽的天氣也是人們開展各種運動鍛煉的好時期,比如登山就可以提高肺活量,在體驗爬山時山中溫度變化的同時,也增強了人體的耐受力和自身抵抗力。但是骨關節(jié)炎患者不宜登山,患有心腦血管慢性病的患者也需量力而行。除此以外,對于老年人、兒童和體質虛弱者來說,運動量不宜過大,可以選擇輕松平緩的項目,如散步、打太極拳等。
在飲食方面,需要遵循補肺防燥、防暑化濕以及少辛多酸等原則。立秋以后氣候干燥,夜晚雖然涼爽,但白天氣溫仍較高,根據(jù)燥則潤之的原則,我們應多吃養(yǎng)陰、潤肺、防燥的食物,如蓮子、百合、銀耳、南瓜、枇杷等。對于脾胃功能虛弱、容易消化不良的朋友來說,可以多吃茯苓、芡實、山藥、小米、白扁豆等。
另外,今年的三伏天長達40天,即使立秋,天氣依然炎熱,秋老虎仍有余威,因此仍需要注意防暑化濕。侯茜主治醫(yī)師提醒大家平時可以多吃絲瓜、蓮藕、冬瓜、蓮子等,還可以通過飲用三豆飲來達到健脾化濕的效果,它是采用薏苡仁30克、綠豆30克、赤小豆30克一起煮水喝。
從中醫(yī)角度來說,酸能收斂肺氣,辛味發(fā)散瀉肺,而秋天則是宜收不宜散,因此立秋以后要盡量少吃生姜、辣椒等辛味之品,可適當多吃番茄、烏梅、葡萄、菠蘿等酸味食物。
侯茜主治醫(yī)師還推薦了三款立秋養(yǎng)生的藥膳。
香薷飲
出自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,是用香薷10克、白扁豆5克以及厚樸5克一起煎水代茶飲,可以起到解表清暑、健脾化濕的作用,用于治療夏季感冒頭痛、夾暑濕癥者以及食欲不振、大便溏瀉等。
增液湯
出自《溫病條辨》,是用玄參15克、麥冬12克以及生地12克一起煎水代茶飲,能潤一身之燥,適合陰虛體質患者,如糖尿病出現(xiàn)口干口渴、復發(fā)性口腔潰瘍、習慣性便秘、慢性咽炎等情況服用,在秋季可常飲用。
銀耳百合湯
銀耳、百合性味平和,二者一起煮湯飲用,可以起到補氣養(yǎng)陰、潤肺止咳、寧心安神的作用,適合容易上火、虛不受補的人群,在通訊員,秋季也可經常服用。